“掘尾龙拜山”的启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6 19:32

原标题:“掘尾龙拜山”的启示

黄天骥

  生猛广州 淡定广州

  广州地区,春夏之交,冷暖空气对流。因此,每年清明节前后,天气常会突变,本来是丽日蓝天,忽然会彤云四合,飞沙走石,风雨交加。过去,人们便说:这是“掘尾龙”来扫墓了。

  掘尾,在粤语中是断了尾巴的意思。孩子们听到被弄断尾巴的龙出现,以为那威猛的家伙来搅风搅雨,不禁毛骨悚然。不过,细听掘尾龙的故事,却觉它并不可怖。据说,在秦代,端溪一姓温寡妇,捡得巨卵,孵化出一条小蛇。温氏饲养了它,情如母子,谁知不慎弄断了它的尾巴,这蛇便离家而去。过了若干年,小蛇化为龙。温氏死后,葬在悦城,此后每到清明时节,这断了尾巴的龙,必来扫墓。“风从虎,云从龙”,龙来时,自然风雨大作。这传说,在《岭表录异》和《太平寰宇记》中均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这一来,这掘尾龙显得颇有人性,清明时节,感念母恩,它搅起的风雨,不正是天人交感的象征么?

  年纪稍长,我又听到有关掘尾龙传说的另一版本。在元杂剧《冤家债主》中,曾有“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词句,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以小吞大,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但在珠三角,民间传说则称“象”是一位小童的名字,据说阿象饲养了一条受伤的青蛇。谁料蛇愈长愈大,阿象的母亲逼令把它赶走。那蛇恋恋不舍,告诉阿象,它原来是一条龙,将来若遇困难,可以到山上找它。不久,象母患病,需以龙肝入药。阿象向蛇求助,它便张口让阿象爬了进去,切下龙肝一片,母病竟愈。后来皇太后患病,也要龙肝。县太爷知道了,便要阿象再找青蛇,嘱他多切些肝以求赏。阿象经不起利诱,又爬进蛇肚狠狠地切了一块。青蛇忍不住疼痛,口一合,便把阿象吞了下去。后来,象母死,青蛇感念阿象之恩,还替他扫墓。但是,青蛇毕竟吞噬了恩人,雷神便劈断它的尾巴以示惩戒,它便成了“掘尾龙”。每年清明,它带着感恩和负疚的心情前来扫墓。来时的暴风骤雨,正是它悲苦郁结复杂感情的宣泄。这传说,更具戏剧性和世俗的色彩,它告诉人们,既要与掘尾龙一样,懂得感恩,也千万不要学阿象那样,人心不足。否则,贪念一起,噬脐莫及,这又多了一层警世的意义,孩子们听起来也更津津有味。

  在岭南,春夏之交,冷空气和暖空气对流撞击,天气突然变坏本是常见的现象。古人不懂这自然规律,便给予神秘的解释。而在这荒诞不经的故事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教化作用。另外,在清明节感念先人的时刻,前人利用传说解释天气突变的现象,制造传统节日的灵异的气氛,从而强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乃至以德报怨的道理,这实在也是非常巧妙的设计。

  我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传说,正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像中国的天帝是由人间创造一样,历来的神话传说,其实也是由人们创造的。口口相传,各说各的,我们也不必考究孰真孰假。由于时代和历史局限,前人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杂陈,掘尾龙的传说也是如此。今天,谁也不会相信有什么掘尾龙,但这些传说强调感恩和警世的理念,依然能给人以启示。

  你说我说:

  上期《骑楼的学问》一文引读者热议:

  第一次来广州的时候,正值春天雷雨时节,这里骑楼街很多,避雨很方便,让行人少了淋雨的狼狈。到了夏天,又可遮阳,真是很有匠心的设计。除了功用上的考虑,骑楼还是广州的一道城市风景,骑楼里有讲不完的广州故事和岁月风云。(读者:张松鹤)

  同事上次从北京来广州出差,对连串的骑楼啧啧称奇:有人下象棋,有人摆弄摊位的瓜果,有人拿着喇叭吆喝,一幅浓浓的社会风情画卷就在骑楼下铺开,让人觉得活在广州,真有滋味。我笑他太过夸张,他却回敬“你这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啊!”(读者:关心)

  告读者:本期文章中提到的广州城、广州景、广州人是否勾起了您的回忆?请发邮件到smgzd

  dgz@126.com,下周三,我们将选登精彩点评。

  本专栏逢周三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