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记·村史村事丨猴场镇黎明村村史村事殡仪一条龙 殡葬服务殡葬丧葬 4008341834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17 16:06

黎明村位于紫云自治县南面,殡仪一条龙 殡葬服务殡葬丧葬 4008341834位于猴场镇政府东北面,村办公室距离猴场镇人民政府驻地猴场街上5公里,地跨东经106°16′41″、北纬25°31′22″,东与宗地镇三角村为邻,南与大营镇星进村交界,西与猴场村接壤,北与冗瓦村相连。

黎明村国土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5亩,其中:田529.5亩,地685.5亩,陡坡耕地比重大;林地1455亩,其中:已退耕还林面积656亩;荒山799亩,其中:可利用荒山200亩。土壤以黄沙壤土为主,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偏低,缺磷少钾比较普遍,有酸、粘、瘦的缺陷,近年来,随着农家肥用量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增加,土壤有板结现象。

地质地貌情况。黎明村位于云贵高原东侧向南倾斜的斜坡地带上,属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在县内南部呈马鞍状,山体遮蔽大,切割深,山高坡陡,地貌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最高海拔1227米,位于雷打坡山顶,最低海拔977米,位于下洞消水处,相对高差230米。

气候概况。黎明村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雨量约134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1200-1300小时,无霜期280天以上。其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特征明显,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充沛,水热同季,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农业气候条件优越,热量资源比较丰富。

水利资源情况。黎明村拥有发源于冗瓦村境内双龙井、将军岩等井泉水,流至冗瓦村打建以伏流方式到黎明村上洞组流出,还有杨家湾组、烂泥组流出的小溪水,与上洞组流出的河水汇集又以伏流方式从下洞流到北盘江。其特点是山高水高,河谷下切深,天然落差大,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上利用率较低。

生物资源情况。黎明村植被丰富,生态较好,作物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以下几大类。粮食类:水稻、玉米、高粱、麦类、薯类、豆类等;经济类:油菜、辣椒、烤烟等;林果类:柑桔、梨、桃、李、柿子、拐枣、酸枣、枇杷、板栗、核桃、刺梨、山苍籽、花椒、油桐等;茶叶类:苦丁茶、小叶茶等;野生茵类:黄丝茵、奶浆茵、鸡纵茵、竹荪等;药材类:野生三七、沙仁、黄连、杜仲、金银花、灵芝茵、蛇莲、桔梗、半夏、益母草、通草、茯苓、天门冬、龙胆草、百部、黄柏、百合、夜交藤等。

矿产资源情况。黎明有少量的硫铁矿、方解石和冰晶石,有一定数量的大理石,主要分布在与冗瓦村交界处的将军岩、猴场坪。

旅游资源情况。黎明村是一个地形复杂且岩溶发育强烈的山地乡村,自然景色秀丽,环境无污染,又无人为痕迹,保持了粗犷清新的风格。黎明村山青、水秀、洞奇,是一个等待旅游开发的处女地。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1.通村通组道路。全村有通村公路长7公里,猴场街上至田湾坳宽6.5米,田湾坳至村委会办公室至卡泥关宽4.5米,已硬化,目前田湾坳至村办公室至卡泥关路面窄且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进行改造。通组道路基本履盖了本村所有村民组,并且已硬化。机耕道目前有4条,长约6公里,目前已开通,但未硬化,机耕道建设将随着产业的发展而完善。

2.水利设施。全村农户均用上自来水,引水的水源点全部位于森林脚下无任何污染的小溪里,因此,我村群众饮用的自来水水质是没有受到污染的、安全的,并且人均日用水量不低于35公斤。

3.电力设施。目前黎明村已有5台变压器,每台容量为200千伏安,并且线网改造基本结束,已基本上满足农户加工及照明用电的需求。

4.通迅设施。全村有移动、联通、电信及广电的网络履盖,广电网络设施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装已全部安装完工。

历史沿革

1、1960年 黎明村第一所村办小学成立。

2、1980年 土地下放实施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

3、1989年 黎明村第一届村民委员会成立。成员分别为:支书:姚华伦 主任:李广明 副主任:姚华德。

4、1992年 黎明村第二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李广明 主任:姚昌锦 副主任:姚福贤。

5、1993年 黎明村卫生室建立。

6、1995年 黎明村第三届村两委换届 ,殡仪馆殡葬服务联系电话 4008341834成员分别为:支书:李广明 主任:姚昌锦 副主任:姚福贤。

7、1995年 黎明村新建黎明小学教学大楼,开办6个班级。

8、1997年 第二轮土地承包。

9、1998年 黎明村第四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李广明 主任:杨秀林 副主任:姚福贤。

10、2001年 黎明村第五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李广明 主任:韦仕昌 副主任:姚昌锦。

11、2002年 黎明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修建。

12、2003年 新建黎明村卫生室。

13、2004年 黎明村第六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姚福贤 主任:秦昌友 副主任:刘文付。

14、2003年 实施退耕还林。

15、2006年 取消农业税的征收。

16、2007年 黎明村第七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姚福贤 主任:姚福贤 副主任:秦昌友。

17、2010年 黎明村第八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黄光义 主任:補祥信 副主任:刘文付。

18、2010年 黎明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

19、2013年 黎明村第九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刘文付 主任:杨正荣 副主任:姚福云。

20、2016年 实施黎明村卡泥关至堡上组“一事一议”道路硬化。

21、2016年 黎明村第十届村两委换届,成员分别为:支书:吴凡(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支书是刘兴芬) 主任:补国祥 副主任:姚福云。

22、2017年 第三轮土地承包延期30年。

23、2018年 新建黎明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

24、2018年 黎明村堡上组至猴场坪产业路开通。

25、2018年 黎明村林下养鸡(1个家庭农场,8个生态鸡棚)项目的实施。

26、2018年 黎明村杨家湾组通组道路硬化。

27、2018年 黎明村杨家湾至摆永沟产业路开通。

28、2019年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29、2019年 黎明村村支两搬迁到新建办公楼办公。

30、2019年 改扩建黎明村卫生室。

31、2019年 黎明村堡上组至猴场坪产业路硬化,上洞组产业路开通并硬化。

32、2019年 黎明村串户路、庭院硬化、大坪组通组道路硬化实施。

33、2019年 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进行脱贫攻坚。

34、2019年 猴场坪至打草坪产业路毛坯开通。

35、2020年 黎明村林下养鸡项目(100个小鸡棚)启动实施,同年,该项目产业路硬化。

36、2020年 黎明村杨家湾至摆永沟产业路硬化。

37、2020年 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进行脱贫攻坚并取了伟大的胜利,代表紫云自治县接受党中央国务院进行验收,同时接受安顺市进行普查。

38、2021年 环境卫生大整治,改变了群众不讲卫生的习惯。

39、2022年 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村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40、2023年 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确保全村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村庄风貌与自然环境

黎明村坐落于紫云自治县南面,位于猴场镇政府东北面,村办公室距离猴场镇人民政府驻地猴场街上5公里,被青山绿水所环绕,犹如一颗隐藏在大自然中的璀璨明珠。

从黎明村的整体风貌来看,它呈现出一种古朴而宁静的美。村庄的布局错落有致,同组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房屋大多是传统的砖石结构,有着独特的雕花门窗,展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黎明村周围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雄伟壮观,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山间流淌着清澈的溪流,溪水潺潺,终年不断,水质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小鱼在水中嬉戏。溪边生长着茂密的水草和五彩斑斓的野花,为这方天地增添了一抹亮色。

黎明村周边还有大片的农田和果园,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春天,油菜花金黄灿烂,麦苗嫩绿可人;夏天,稻田里一片郁郁葱葱,果园里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秋天,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呈现出丰收的喜悦;冬天,虽然大地略显萧瑟,但那一抹宁静也别有一番韵味。

黎明村的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仿佛一个天然的大氧吧。清晨,薄雾笼罩,如梦如幻;傍晚,夕阳余晖洒在村庄和田野上,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这里的天空格外湛蓝,白云悠悠飘荡,夜晚繁星璀璨,让人沉醉其中。村民们对这片自然环境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情,他们用心呵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党建引领村庄发展

在黎明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党支部犹如坚实的基石,支撑着乡村发展的大厦。

党支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组织力,真正做到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党员干部们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将党的政策和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农户家中。

注重思想引领,通过定期的学习和培训,让党员们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先进的思想理念。他们成为乡村发展的先锋队,以身作则,带领村民们共同奋斗。

在产业发展方面,党支部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结合当地实际,谋划特色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他们组织农民开展合作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党支部建设也体现在乡村治理上。党员干部带头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他们推动民主管理,让村民们广泛参与到乡村事务中来,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人才培养是党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培养农村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村党支部还注重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随着村党支部建设的不断强化,村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农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乡村振兴驻村帮村队伍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驻村帮村工作犹如一束璀璨的光芒,照亮了农村发展的道路。自2011年来,黎明村已迎来20余位驻村帮扶干部,驻村队伍为黎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资源,为黎明的整体脱贫作出巨大贡献、为黎明村乡村振兴工作持续注入力量。

驻村工作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背上行囊,离开城市的繁华,毅然投身到乡村的怀抱。他们深入每一个村落,与村民们同甘共苦,成为乡村发展的亲密伙伴。

他们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困难和需求。根据村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绘制蓝图。

在产业发展方面,驻村帮村干部积极引进项目和资金,推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兴起。他们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让村民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

他们致力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协调各方力量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为乡村发展打通“脉络”。

同时,注重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的提升,努力让乡村的孩子们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让村民们的健康有更坚实的保障。

文化建设也是驻村帮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他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驻村帮村工作,乡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庄变得更加整洁美丽,产业更加兴旺,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这些驻村帮村干部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他们是乡村发展最可爱的人。

让我们为这些默默奉献的驻村帮村干部们点赞,期待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创造辉煌!

经济与产业

(一)传统产业。黎明村现在的传统产业主要产业有:

种植业:种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

畜牧业:养殖家畜家禽;

林业:木材采伐、植树造林等;

手工业:如传统的编织等。

黎明村历史上的传统产业主要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在古代,农民春种秋收,收获的粮食一部分交地租,一部分交皇粮,然后将剩下的作为口粮,如果还有余富,或是储存,或是出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余粮越来越多,农民则将收获的粮食等经济作物进行销售。此外,一些农村还发展起了林业和手工业等传统产业。

(二)现代产业发展。黎明村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主要有以下几类:

传统农业:以粮食种植、果蔬种植、林业、手工业和畜牧养殖等为主。

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黎明村在产业发展方面,始终坚持做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同时,支持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发挥农村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农村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文化传统

(一)民俗风情

婚礼习俗:黎明村的婚礼习俗通常比较传统,包括提亲、定亲、迎亲、拜堂等环节。在婚礼上,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服饰,举行各种仪式,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丧葬习俗:农村的丧葬习俗也比较讲究,包括停灵、守灵、出殡、安葬等环节。在丧葬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二)民间艺术

剪纸:剪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通过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剪纸通常用于装饰窗户、门、墙壁等,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年画:年画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绘画体裁,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年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三)传统技艺

竹编:竹编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用竹子编制各种器具和工艺品,如篮子、筐子、椅子、桌子等。竹编工艺精湛,造型美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木雕:木雕是一种传统的雕刻艺术,用木材雕刻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木雕工艺精湛,造型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刺绣:刺绣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用针线在织物上绣出各种图案和花纹。刺绣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杰出人物

舒云珍,男,汉族,1930年生人

在抗美援朝的英雄群体中,有一位令人敬仰的解放军战士,他叫舒云珍。

舒云珍同志在祖国召唤之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战斗中。他怀着满腔热血和坚定信念,与战友们一起跨越鸭绿江,奔赴那充满硝烟与战火的战场。

经过无数次的战斗,曾在战斗中荣获“二等功”一次,虽然舒云珍同志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痕,腿在战场上被炸弹留下了痕迹,但他从未抱怨,依然坚定地守护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舒云珍同志带着荣誉和骄傲回到了祖国。

多年过去了,舒云珍同志虽然已经过世,但人们会经常想起他向人们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抗美援朝经历,激励着后人珍惜和平,铭记历史。他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老兵,他的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黎明村群众心中,成为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

村庄故事

在一个2024年2月3日早晨,在黎明村烂泥组,突然传出了惊叫声:“着火啦!着火啦!”原来是村民姚福素家的老房子不知为何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烟瞬间穿透了星空,大家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在支书、驻村第一书记以及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迅速提着水桶、拿着铁锹冲向火灾现场;妇女们则忙着组织老人和孩子们转移到安全地带;然后开始指挥大家如何更有效地灭火。

一桶桶水浇向大火,铁锹扬起的沙土也不断飞向火焰。大家齐心协力,脸上满是焦急与坚定。有的人头发被烤焦了,有的人衣服被火星溅到烧出了洞,但没有人退缩。

经过迅速而紧张的扑救,火势终于渐渐被控制住,最终熄灭了。虽然老房子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也没有波及到周围的其他房屋。

在这场灾难面前,村民们展现出了无比的团结和勇气,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让整个村庄都充满了温暖与感动。这场火灾也成为了黎明村历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事件,提醒着人们团结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事后,村委会考虑到姚福素家的粮食可能所剩无几,及时给他家送去了粮食物资,以解决农户的缺水断粮的问题。然后就开始收集资料,帮农户申请了临时救助,帮助姚福素家度过了最困难的时间。

未来展望

(一)村庄未来的发展与规划。在未来,黎明村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特色农业、文化传承为一体的现代化乡村。我们计划进一步开发村庄的自然景观资源,建设徒步道和观景平台,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这里的美丽风光。同时,加大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打造具有特色的民宿和文化体验区,吸引游客前来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

在农业方面,将积极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电商等渠道扩大销售市场,增加村民的收入。

还将加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修建更多的公共休闲场所和文化设施。提升村庄的信息化水平,让村民能够更好地与外界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此外,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吸收年轻党员入党,鼓励年轻一代提升自身学历,努力学习,为黎明村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

(二)对村民的期望。希望全体村民能够团结一致,积极参与到黎明村的建设中来。珍惜我们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共同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保持勤劳朴实的品质,不断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黎明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让黎明村的精神内核得以延续。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村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幸福乡村。

原标题:《乡愁印记·村史村事丨猴场镇黎明村村史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