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扎村富与穷:是沧州富裕村,红白喜事由村里统一简朴操办丧事服务咨询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06 01:17

黄骅市美丽乡村李子扎

全村百姓无论贫富,丧事服务咨询红白事一律简办,都执行统一的标准,白事不搞商业演出、不用纸扎用品、不设烟酒和礼品,统一交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操办。更值得一提的是,白事每桌饭菜成本不超30元,红事每桌饭菜成本不超300元,这就是沧州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札村,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而且这一制度已坚持了整整6年之久。

李子扎村红白事办得简朴又隆重

以刘书德(图为刘书德)、张志清为首的“两委”班子上任后,充实了红白理事会成员,制定了严格的红白事章程

成立红白理事会 刹住相互攀比风

李子札村建起的红白事大礼堂,宽敞明亮,能同时容纳400人就餐,减少了百姓支出。

李子札村是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至于富裕到什么程度,如果用李子札村党支部书记刘书德的话说那就是:“奥迪车在我们村已经不算啥,奔驰、宝马有的是。”

李子札村的富裕来自该村大大小小的企业。“企业主要以生产自行车零部件为主,别说不成规模的小企业,成规模的大企业就有60多家,资产过千万的企业在我们村不算啥,资产过亿的企业就有好几家。”每当说起这些,刘书德透着自豪感。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富裕村,为啥推行红白事简办、移风易俗?说起这一话题,刘书德说:“越是像我们这样的富裕村,如果红白事管不住,就会形成相互攀比的坏风气。”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李子札村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响应上级号召推行火化。“别的村坚持几年火化没坚持下去,李子札村从70年代至今一直坚持火化。”刘书德说,“别小瞧这个火化,不仅减少土地使用,还减少了木材的使用;别小看棺材,一个棺材上万元的都有,很容易形成攀比风。”

正是看到火化给村民带来的益处,2012年,以刘书德、张志清为首的新两委班子上任后,继续推行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的做法。“我们加强红白理事会的队伍,增加到40人,不管哪家办事,先通知我们两委干部,再交由红白理事会操办。”

白事一切从简 一桌饭菜30元

白事饭菜就是扣碗,每桌菜的成本不超过30元。

红白理事会中,红事一套人马,白事一套人马。白事大厨都是做扣碗的老手艺人。

李子札村40人的红白理事会队伍中,白事一套人马,红事一套人马。“办红事的都是年轻人,会炒菜;办白事的都是老年人,会做‘扣碗’。户家只要告诉红白理事会的人,大概来多少客人,剩下的事就甭管了,红白理事会的人就会全权负责起来。”刘书德说,“饭菜统一,不设烟酒,白事饭菜就是扣碗,每桌不超30元。”

如今物价飞涨的年代,白事每桌饭菜成本不超30元?刘书德的这个说法,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看出记者的疑惑,刘书德拿起桌上的计算器,一边摁,一边说:“做扣碗用肉一般都是五花肉,每桌需要1.5斤五花肉,每斤五花肉12元,这是18元;垫扣碗要用宽粉,每桌需要0.8斤,每斤宽粉5元钱,每桌需要4元钱;扣碗的配菜还有火腿和豆皮,每桌各需2元,这是4元;这些总共加起来26元,剩下的4元钱就是葱姜大料酱油醋等佐料钱,工钱没有,每桌30元,吃得挺好。”

白事每桌饭菜30元,只有8个扣碗,像李子札这样的富裕村,如此办白事,是不是太寒酸?刘书德坦言,刚刚推行时,确实听到不少这样的声音,“很多外来的客人,说俺村办事太小气,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它的好处,没有贫富差距,一个标准。”

不仅如此,李子札村红白事章程还规定:白事只允许儿女披麻戴孝用白布,外来的客人,一律都戴小白花。“小白花两毛钱一个,仅这一项又节省不少。”刘书德说。

而对于儿娶女嫁的喜事,红白事章程也有硬性规定:每桌饭菜成本不超300元。“300元是做菜的成本,没有工钱,鸡鸭鱼肉等‘硬菜’都有,吃不透。”刘书德说。

河北农民报记者了解到,为减少农户办红白事的支出,李子札村专门出资购置灵棚、桌椅板凳、盘子、碗筷等等。而且这些所有的装备,白事一套,红事一套。2015年,李子札村又出资建起红白事大礼堂,这个大礼堂能容纳400人同时就餐。

每个白事办下来 最少的花了三千六

就拿桌椅板凳来说,白事一套,红事一套。图为办红事的椅子。

餐具也是同样,白事一套,红事一套。

李子札村是个富裕村,如此“寒酸”办红白事,先别说外来的客人怎么想,起初就连本村人都不适应。比如说,白事烧纸扎(纸做的牛马等)。按照当地习俗,白事都是要烧纸扎的,但新的红白理事会组建后,就把杜绝烧纸扎这项写进章程,因此在一些白事中,一些出嫁女不能理解,曾有人找到刘书德游说,但都得到这样的回应:“咱村定了规矩,白事从简,厚养薄葬,老人活着时,你给老人买衣服、买好吃的都行,我们大力弘扬,用广播喇叭在全村表扬你,但是人死后,必须按照村里定的红白理事会章程来办,如果因为你破坏了章程,以后怎么办?”刘书德说,一般这番话说过后,对方都能理解。同时他坦言:“别小看这些纸扎,原先每个白事办下来,烧纸扎的钱都要大几千,这样规定后,这笔钱省下来。”

白事不搞商业演出,不用纸扎用品,不设烟酒礼品,这是李子札村办白事的硬杠杠,谁也不能逾越。然而这个章程公布不久,该村红白理事会就碰到这么一档子事。

该村村民唐某,99岁去世。按照当地风俗,99岁去世,算是“喜丧”。唐某的儿女们就想大操大办热闹一点儿,尤其是出嫁女想把父亲的丧事办得隆重点儿。

然而唐家人的想法通过红白理事会的人员传到“两委”干部的耳朵里,后来村“两委”干部就给唐家做工作:“咱村定的这个规矩,如果你家破坏了这个规矩,以后其他人怎么办?那些经济条件不如你家的怎么办?”刘书德回忆,这两个问题抛出后,对方哑口无言了,“人都是通情达理的,这么一说,大家都能理解了。”

那么,如果户家一意孤行怎么办?刘书德说:“如果户家想讲排场,红白理事会就会全部撤出不管了。”同时他坦言,如果红白理事会撤出,户家很难操办起来。

河北农民报记者了解到,对于农户所办红白事,只要按照村里的红白事章程来办,村里不但提供设备、场地,就连办事人员的报酬都由村里来支付,每人每天40元。

至于一个白事办下来,总共花费多少钱,李子札村对此也有统计。“根据家族的大小花费不同,最少的花了3600元,家族大的多花一些,最多的没超过8000元。”刘书德说,“别的村办一个白事,少的都要花三五万,都是大摆宴席,流动餐车。”

办事简朴又隆重 让人感受到平等

为减轻农户办红白事的支出,李子札村购置了白事所需的一切用具和装备,装满整间屋子。

事实上,李子札村的红白事看似简朴,其实很隆重。就拿办白事出殡这一天来说,全村所有企业和个人,只要有车的全部自发来到出殡现场,送老人一程,人们给这个送葬车队起名“互助队”。“不论贫富,不论家族大小,出殡那天,哪家都有上百辆车来送行,广场上汽车放不下,过道上都是,既简朴又隆重。”刘书德说。

这些不仅体现在白事上,红事也是如此。2017年夏天,农户李兴胜给儿子办酒席,没去市里的大酒店,而是用的村里启用不久的大礼堂。谈及婚礼当天的情景,李兴胜说:“我们村大礼堂比市里的大酒店一点儿都不差,宽敞明亮容纳的人多。”

婚礼当天,李家来了近400人,正好坐满40张桌。至于这40桌酒席花费多少,李兴胜说:“40桌花了1.2万元,如果算上烟酒,总共在2万元左右。如果去市里办酒席,四五万元都不见得够。”至于钱省在哪里,李兴胜心知肚明:“按照我们村规定,每桌饭菜成本不超300元,如果去市里的酒店吃这样的饭菜,至少每桌800元。”这时,李兴胜的妻子接过话茬说:“不仅省钱还排场,街坊四邻都来贺喜帮衬,所有到场的都是熟悉的人,可热闹啦!不仅我们满意,孩子们都满意。”

而在村支书刘书德看来,“我们村推行红白事简办、移风易俗这些年,现实意义不仅仅是给老百姓省钱,而是让全村人体会到,没有贫富差距,大家都是平等的。”